试题篮
0
共计 0 题,平均难度:
  • 选择题
  • 1题
清空全部
进入组卷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 七年级| 试卷类型: 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 山东| 试卷年份: 2024年| 上传日期: 2025/5/3
总计 9道试题 提示:单击题面可显示答案和解析
显示答案与解析
本页全部试题加入试卷
题号:SYS202505030700361836486556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5/3

【题目】为响应本次活动,校刊准备刊载相关选段,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2024开年惊喜,大年初二到初十,《吾家吾国》于央视新闻道,央视新闻新媒体同步播出。

《吾家吾国》依然秉持着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 的使命,独家对话7位与时代同频共zhèn风云老人:我国弹道式战略导弹和运火箭弹道设计的开创者之一余梦伦院士,曾两次驾驶飞机追逐蘑菇云的我国第二代女飞行员张莲芳,著名法医毒物分析学家刘耀院士,表演艺术家游本昌,我国碳-14测年的开创者仇士华与蔡莲珍夫妇,我国疼痛医学的开创者韩济生院士。

翻开大师们的人生长卷,追忆那些执着信仰,为爱发电的岁月,感受追求卓越、chóng尚奋斗的精神宝藏,寻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答案之书他们的理想感人至深,他们的精神宏大高远,他们传达的民族意识、民族气节将永远融入我们的血脉,我们也将成为光明之路的践行者。

【1】选段中有两个加点字不确定读音,两个字用拼音代替,请你选出正确的一项(     
A.píng 振 zǎi 祟
B.pín 振 zài 崇
C.píng 震 zài 票
D.pín 震 zǎi 崇
【2】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他们的理想感人至深,他们的精神宏大高远,他们传达的民族意识、民族气节将永远融入我们的血脉,我们也将成为光明之路的践行者。
【4】观看完《吾家吾国》后,师生对节目内容发表了各自的感想,其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兰:我被开飞机冲向核爆点收集数据的张连芳深深打动,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敬佩,我也想驾驶战鹰翱翔于祖国天际。
B.小武:文明生生不息,文化源远流长。仇士华、蔡莲珍夫妇俯首于考古现场,用碳-14测年法铸刻着中华历史之鼎的铭文。
C.小谷:韩济生自喻为“骆驼”,无论面对多么艰苦的局面,都在不择手段地前行。如今,他仍在为病患减轻疼痛的道路上奋斗着。
D.小雨:鲐背之年的游本昌走过一座又一座表演的高峰,虽早已家喻户晓,但他心里,用艺术回馈社会的初心不变。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5030700363831103845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5/3

【题目】校图书馆举办“书香润心田”读书交流会,请你完成下面题目。

整体把握

知著作

《骆驼祥子》

《海底两万里》

明作者

(1)

(2)

探主题

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对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揭示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思考等。

对(3) 的探索与赞美、对科学精神的弘扬、对自由的追求等。

经典名著里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追求。比如,有的对科学特别执着;有的胸怀宽广、心系天下却不贪图功名;有的没能经受住社会的考验,从而改变了最初的想法……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的情节,说一说你对这个人物所追求的人生价值的理解和感受。
A.《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        B.《骆驼祥子》--祥子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5030700367168423797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5/3

【题目】请根据资料,围绕“厚植家国情怀,走近黄河文化”的主题,完成以下题目。
资料一

①商周以来的文字、青铜等文明要素是早期中华文明逐渐形成、日益成熟的主要标志,证明了黄河文明的原创性、真实性和先进性。②甲骨文的识读与考古发掘,以双重方式印证了夏王朝和近600年历史的商王朝的存在。③公元前5世纪前后,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思想先哲将中国带入“轴心时代,确立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念,铺就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底色和心理基础,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泉源。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形成早期中国最重要的区域。

资料二

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总是和历史文化的基因、当下的时代精神紧密相连。黄河文明就像一部打开的大书,以黄河为隆起的书脊,以万里长城、丝绸之路为延展的两页,书写了中国古典文艺最为华美深刻的不朽篇章。以黄河为主题和题材的文艺创作,要想具有史诗的品质,必须架起通往历史和文化的长桥。以黄河文化精神为支撑,才能为作品灌注厚重的历史力量。

(1)资料一语段已打乱顺序,请选出最佳排列顺序(     
A.④②①③
B.③④②①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2)假如你班将开展“厚植家国情怀,走近黄河文化”主题班会,根据资料一拟出了上联,请你根据资料二写出下联。
上联:黄河文化铺就中华文明文化底色
下联:_______________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5030700368768295236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5/3

【题目】根据语境,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品读经典,邂逅历代先贤,感受到他们的情怀与智慧。杜甫的凌云之志流露在《望岳》“(1)________。(2)________”中;龚自珍的无私和奉献精神展现在“落红不是无情物,(3)________”中;李商隐的忧国情怀暗藏于“可怜夜半虚前席,(4)________”中;杨万里的“(5)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警醒人们不要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陆游以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6)________”鼓励我们在逆境中坚持,定会迎来希望和光明!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5030700369788822234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5/3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鸣。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②堂上:一作“梁上”。③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④微躯:微贱的身躯,是诗人自谦之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写燕子自在飞翔,白鸥相伴相随。对仗工整,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B.颈联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描绘了家庭温馨场景,体现了家人生活暂时的安宁。
C.中间四句紧紧贴住“幽”字,一路叙下,描绘出“景幽、事幽、人幽”的情景。
D.尾联表达了诗人在江村暂居生活中,一种超然物外、无欲无求的怡然自得和幸福满足。
【2】请具体赏析“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中“抱”字的表达效果。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503070037091834234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5/3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于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乙】竹篱茅舍,间以红桃白李,燕紫莺黄,寓目色相,自多村家闲逸之想,令人便忘艳俗。眉公居山中,有客问山中何景最奇,曰:雨后露前,花朝雪夜。又问何事最奇,曰:钓因鹤守,果遗猿收。古今我爱陶元亮,乡里人称马少游。嗜酒好唾往往闭门俯仰进趋随意所在。

(选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有删改)

[注]①色相:指事物呈现的外在形式。这里指景色。②眉公:作者的号。③陶元亮:陶渊明,字元亮。④马少游: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弟,其志向淡泊,知足求安。
【1】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后鲜有闻”中的“鲜”与“鲜为人知”中的“鲜”意思相同。
B.“不蔓不枝”中“蔓”“枝”活用,意思分别为“横生藤蔓”“旁生枝茎”。
C.“香远益清”与“老当益壮”“开卷有益”中的“益”字,意思完全相同。
D.“予谓菊”的“谓”意为“认为”,与“权谓吕蒙曰”的“谓”意思不同。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濯清涟不妖             康肃笑遣之
B.间红桃白李             为大有所益
C.自多村家闲逸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又问事最奇             同予者
【3】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嗜酒好睡/往往闭门俯仰/进趋/随意所在
B.嗜酒好睡/往往闭门/俯仰进趋/随意所在
C.嗜酒/好睡往往闭门/俯仰进趋/随意所在
D.嗜酒/好睡往往/闭门俯仰/进趋随意所在
【4】借助下面的文盲小贴士,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客问山中何景最奇,曰:“雨后露前,花朝雪夜。”

文言小贴士—省略句

省略句是指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某些成分。在文言文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准确地把握文言文句子中省略的成分,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5】周敦颐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文段中的眉公能否称得上“莲君子”呢?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简要分析。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5030700376598307989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5/3

【题目】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韵流芳 启智润心

【材料一】

博物馆公共教育——(     

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秦汉单元,一个小男孩盯着展柜中的击鼓说唱俑入了迷。这样跨越时空的凝视对话,在国博随处可见。在这里,孩子们畅游于知识与美的海洋。他们明亮的眼眸像一部部照相机,快乐地捕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思想之美、建筑之美、器物之美,并将其存储在脑海深处,成为终身可取用的美学财富。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作为社会关育的重要支脉,博物馆美育营养基不断丰富。近年,中国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565家,居全球前列。去年,全国博物馆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同时,博物馆美育营养基不断活化。诸多文物典藏以不同方式活起来,蕴含其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趣味随之苏醒,陶冶真的心灵,涵养善的胸襟,滋养美的创造……

美育是青少年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营养基。今日对美的感知,是明日创造美的养料。未来,博物馆应继续创新公共教育内容与方式,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材料二】

国风动画创作——经典民间故事的时代表达

《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是很多人童年回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掘民间故事宝库,展现中华人文精神。比如,《大鱼海棠》以《庄子·逍遥游》《山海经》《搜神记》等为灵感,结合浪漫想象与当代叙事,诠释责任、爱与守护的主题。

重塑经典艺术形象,注入当代文化活力。例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开篇孙悟空经历重创后萎靡不振、又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形象,与观众脑海中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大圣形象不尽相同。然而,从内心郁闷到大圣归来,孙悟空的振作之路使其艺术形象更加立体饱满,让侠义情怀释放强劲张力。又如,(1)(     )。

传承创新艺术手法,凸显东方审美韵味。动画短片《相思》则巧妙运用比兴手法,并以唐代王维《相思》作为精神内核,通过水墨画风,构建起情思与物境相交融的诗意之景。故事从一颗红豆幻化成一把雨伞开始,徐徐展现江南水乡独有的朦胧景致。毛笔勾勒的线条、低彩度的配色与灵动的二维动画人物,共同组成一帧帧古色古香的画面,体现了现代媒介与传统题材的互融共生。

【材料三】

国潮玩具设计——打开巧手鲁班的智慧宝盒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玩具的陪伴。寓教于乐的玩具是孩子们最早的好朋友,也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部教科书

民间玩具丰富多彩。静态玩具如公鸡哨、兔儿爷、布老虎等,动态玩具如小鸡啄米、猴子翻杠、拨浪鼓等;还有鲁班锁、华容道、九连环等益智类玩具,都让孩子们爱不释手。这些玩具大都造型生动、充满童趣,有些还独具地域特色,既凝结了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也彰显着人们的审美理想,在代代相传中实现文化传承。

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很多玩具设计师从传统文化和民间玩具中汲取营养,创新玩具设计,让玩具不仅成为孩子们玩乐的器具,也成为传播文化的桥梁。比如,一些品牌围绕故宫坤宁门、西安鼓楼、应县木塔等古代建筑,推出相关榫卯斗拱积木。孩子们既可以在拼搭积木的过程中感受中国古建特有的营造技艺,也可以轻松学习有关建筑和历史知识。又如,(2)(     )。

小玩具大智慧。立足传统文化根脉,中国玩具设计不仅能走出自己的道路,还能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乐享智趣,接受美的熏陶。

(选自2023年5月28日的《人民日报》,有删减)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画短片《相思》则巧妙运用比兴手法,并以唐代王维《相思》作为精神内核,通过水墨画风,构建起情思与物境相交融的诗意之景。
B.近年,中国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565家,居全球前列。
C.参考【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形式,仿写【材料一】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应为:不断丰富社会美育“营养基”。
D.目前,博物馆应继续创新公共教育内容与方式,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2】请结合【材料一】,简述博物馆作为社会美育的重要支脉有哪些体现?
【3】请把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分别填在文章的(1)(2)处,并说明填写的理由。
链接材料A: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俨然是一个调皮而自信的当代少年。从他身上,既可以看到民间故事原型的影子,又可以感受到独特的真实和可爱。哪吒身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精神更进一步为形象赋能,使其激励当代青少年勇于担当、无畏向前。

链接材料B:

一些设计师一改传统玩具以纸、木、布、塑为材料的习惯,研发金属拼接玩具,并以文物为原型制作产品。像花轿金属拼接玩具的设计灵感,源自浙江省博物馆藏清末万工轿,在金属件之间的一拧一扣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贴近生活、更有趣味的方式活起来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5030700378418179428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5/3

【题目】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绽放的梨花

李汀

①春风拂面,梨花仿佛一夜间绽开,满村弥漫着淡淡的梨花香。梨花摇曳处,几位老人在梨花丛里给花投粉,一手拿细竹签,一手拿花粉瓶。阳光下蜜蜂舞动,梨花颤动,好一派生机盎然。

②我问:老人家,辛苦吗?老人从花丛里探出头笑呵呵地说:授粉是轻松活儿,你没见老陈干的大家伙呢。

③老陈是谁?干啥大家伙呢?老人几步从梨花丛里跨出来,头发上还飘着两三瓣梨花:走,去看嘛。来到一处老院子墙壁边,老人指着站在墙壁钢管架上正在忙碌的另一位老人说:这就是老陈,搞水泥画的,干的大家伙嘛。只见钢管架子上的老人一会儿弯腰,一会儿在墙上比划。我担心地问:您多大年纪了?注意安全哦。老人头也不回地说:八十了,干习惯了,安全着呢。

八十了,还干这个呀?我还是有些担心。老人直起腰,回转身子,笑眯眯地说:八十咋了?这我都干四十年了。

⑤只见老陈先是在墙面上用铅笔勾勒出一棵树,又在树下添上几间茅草屋。我问:这是画什么呢?老人依然笑眯眯地说:画迎客松呢。这家主人的儿子选好日子要结婚了,送点什么呢?就想着还是送他一幅水泥画。迎客是迎,迎新娘子也是迎,祝福婚姻像迎容松一样长青不老。

⑥眼看草图已经打好,老陈把混合好的水泥砂浆,沿着墙上草图的线条开始一层层往上堆砌。树根处用抹刀一边涂抹,一边用刀尖抹出细致的根部纹路来。在涂抹松树树叶时,为了防止水泥脱落,老陈又在墙上钉上钉子,将堆砌好的块状水泥,用小抹刀一点点雕刻出茂盛的枝叶形状。抹刀在一堵墙上来回舞动,叮当作响。刀到,知深浅:刀到,景致出。水泥砂浆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一会儿变出满枝活灵活现的树叶,一会儿变成栩栩如生的蜿蜒树根。仿佛那水泥砂浆就是一砚浓墨,老陈是在用这浓墨泼绘。一会儿,一棵松树的古老坚韧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这面墙上。

⑦我惊讶地问:这水泥砂浆是特殊材料吗?这么听话。老陈衣服手上脸上沾着点点砂浆,着说:啥子特殊材料?只是说水泥标号要高,沙子要用细沙。然后按比例混合好,就行了。

⑧老陈一边干,一边语气自豪地跟我介绍:我们村有三件老物件。第一件就是这老水泥画,家家户户墙上都有一幅,有的是松鹤延年,有的是福禄寿喜,有的是柿柿如意,不重样。我爱上这水泥画也是偶然机会。大概四十年前,我所在的厂子获得省先进称号,厂长让我在大门上写上省先进企业'。为了留得久一些,我就想到做成水泥字。做成后,我就想,水泥能写字,那也能作画。从此,我就自己琢磨研究,爱上这水泥画了。这老手艺,村里几个年轻人也喜欢,跟我学上了呢。

⑨第二件是啥?我急于知道。老陈从钢管架上下来说:别急嘛。这画正好需要时间沉淀。走,带你在村子里转一圈。

⑩村子四百多户人家,全是清一色的老房子。白色工字脊,白墙壁,红门窗,褐色线条勾勒……我有些惊讶:村子里全是老房子?

老陈笑答:识货。这就是我们村的第二件老物件了。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北民居,凭着这,我们这的古村落名声在外呢。

一处房子周围果树环绕,梨花正开,房顶爬满爬山虎。老陈有些自豪地说:这房子就是我家的,冬暖夏凉。他拿来木板凳,让我坐在几棵老梨树下。阳光从雪白梨花间透下来,亮亮的,暖暖的。我笑着说:这第三件嘛,我猜是这老梨树了。老陈不急不慢,点头应道:这老梨树上百年了,村里这种上百年的梨树有两百多棵。除了卖梨子,还有不少人来我们这赏花品梨。这老梨树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老物件呢。

坐在这绿树掩映、梨花绽放的老房子边,我不由回想起第一次进村的情景。景物浮现眼前,一时间,满眼是画,满眼是光。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从开头的“好一派生机盎然”到结尾的“满眼是光”,流一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B.文章在刻画老陈时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法,把一个耄耋老人干劲十足的精神面貌刻画得淋漓尽致。
C.第⑧段运用倒叙的记叙顺序,回溯了四十年前,老陈由为厂子写水泥字,到后来琢磨研究,爱上水泥画的经历,交代老陈为村里人做水泥画的原因。
D.第画线句子运用叠词,“亮亮”“暖暖”,突出了阳光的温暖、明亮,表达了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读来朗朗上口,有音韵美。
【2】文章写老陈时,多次出现了“笑”“笑眯眯”,请结合文章④⑤⑦段的内容,分别分析老陈这些“笑”或“笑眯眯”的原因。
【3】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
仿佛那水泥砂浆就是一砚浓墨,老陈是在用这浓墨泼绘。
【4】本文曾用“遇见”为题目,在发表时编者改为“绽放的梨花”,与《驿路梨花》的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样改动的好处。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题号:SYS202505030700380313226533 题型:作文 难度:一般 组卷次数:0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5/5/3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科知识、传统文化、科技文化、动植物、自然风光……只要你认真思考和品味,你就会在了解、尝试、努力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它的价值、意义或趣味,它也会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上面的导语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请以“ 越来越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抱歉!您未登录!不能查看试题答案和解析!
网站地图 | 联络我们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